覆水難收,破鏡難圓-實務心境淺談
- 詳細內容
- 發佈:2018-08-21
- 點擊數:2491
- 作者:蘇奕全律師
可能是性格,或許是環境,自己很早就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回頭,也沒機會挽回,所以造成了瞻前顧後,左思右想的習慣,直到現在我還是很羨慕能夠忠於自我而且率性行事的人,因為撇開後果而言,這樣的方式不會產生遺憾,不會有所猶豫,起碼在過程中一定是開心滿意的。
在情人節的時候,總是可以聽到不少的故事,所幸自己的故事,不精彩、不傳奇,只有平常跟平淡,而很多時候也只有這樣,才能勉強延續、殘留,雖然人性是渴望新奇與刺激,但是生活卻需要習慣與規律。
感情奧妙的地方,就是讓陌生的人靠近,也讓熟悉的人遠離,然後重複這樣的輪迴,造成多采多姿的社會,而人始終是感情的生物,任何的交流即使有再強的目的,也終究沒辦法割除情感上的溝通。
只是在事情漸多、經驗漸長後,我們開始熟悉逐漸淡化不喜歡、不認同的人、事、物,然後專注在自己的目標、理想與願望上,因為不論時間長短,人還是會意識到生命只有一次而且只屬於自己,成就自己才會是最重要的事情。
人無法背叛自己,如同法不強人所難一樣,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一往無回,是因為下定決心,我們不再猶豫畏懼,也是因為有了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而這樣的覺悟會讓我們轉化與改變,然後不論結果為何都會持續不斷。
而有趣的是這樣的誘因或動力,往往也還是來自深刻的感情,不論是友情、親情或是愛情,也不論是善惡、喜好或是自己願意與否,希望與絕望其實在對人的影響上沒有什麼結果的差異,只是感覺不同罷了。
只是人性還是偏向只能接受自己喜歡的,所以我們往往對雖然真切但是不合預期的人、事、物視而不見,然後讓事情逐漸往不可改變的方向進行,所以我們還是必須不斷的在不同的視野上才有進步與改變的空間,這也應該是所謂的跳脫舒適圈的思維,只是這種違逆人性的方式也不是多數人所可以熟悉與願意的。
所以人往往還是要等到不見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重大關鍵時刻,才會體悟與改變,而這種人也還是相對少數,不過自己也已經很熟悉,人就是這樣的生物,我們只能先獨善其身,畢竟如果只要打打嘴砲、打打鍵盤、講講幹話與發發廢文就能改變周遭的話,那也不會發明核子或生化武器了,我們剩下的似乎只有誠心祈禱與發願,然後等待人力所不及的奇蹟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