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法官判決的心理因素淺析

圖片來源:Pxhere

在天下雜誌2016年所作的台灣社會信任度調查中,結果發現,有將近七成的人在回答「是否信任法官?」時,選擇了不信任。台灣人不信任法官的原因有很多,一個原因是近來許多社會重大事件的判決讓人對司法系統以及作為代表的法官失去信心。

 

當然我們絕對相信大多數的法官都是兢兢業業的工作,努力維持判決的公正性,但即便如此,法官的最終判決仍然有可能受到影響。在強納森●海德特的作品《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中,他綜合了心理學、政治學以及社會學的討論,以美國社會作為案例,檢討出幾種最容易影響判決的心理因素:

 

一、 錨定效應

人不是理性的動物。準確地說,我們的理性很少使用於客觀,或是全然抽象的對一件事情做出判斷與預測;晚近的心理學實驗發現,我們的大腦傾向「直覺先行,理性後到」。理性在此扮演的角色,是為了自己最一開始的直覺判斷所辯護,並為其提供合理的素材去做解釋。

錨定效應就是一種人類做判斷時會不知情受到的判斷偏誤。錨定效應發現,在進行一系列的判斷與評估時,最初所提出來的數值往往最後會形成評估的結果,即便最初所提出來的數值並不是依靠嚴密的邏輯所提出來的。

在該書中,作者綜合了許多資料,發現以法官為例,就算單純只是在庭外時有記者針對判刑的年限進行提問,其實都會影響到法官最後的判決。或者,在法庭上檢察官隨機的提出求刑年限時,也會影響到法官後續作出的判斷。

在我們的人生中一定也有這種經驗:在一場討論之中,有個人提出了最一開始的草案,於是後續的討論都圍繞著一開始的草案去進行討論,即便最開始的草案沒有甚麼根據……最後就形成了一個奠基最初草案之上的決議。

 

二、 時間偏誤

以中東小國—以色列來說,服刑中犯人的假釋申請有64.2%的機率會遭到假釋裁決委員會所拒絕。研究者於是針對該假釋裁決委員會,以及其中的八位假釋裁決委員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

這些調查只有一個問題:研究者想要知道是否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裡面,這八位假釋裁決委員是否會做出不一樣的判決?調查的結果是令人吃驚的,在研究者調查過超過一千件的假釋申請裁決之後發現,這些假釋申請的通過與否,與假釋裁決委員的上班時間有密切的關連。

研究結果發現,在這八位法官們一天之中剛剛開始上班的時間以及兩次用餐完的休息時間中,最容易通過受刑人所提出來的假釋申請。結果顯示,在這些時間中有大約65%的假釋申請會通過。反之,如果是一天辦公的尾聲或是在即將休息之前,假釋申請能夠通過的件數接近於零。

這個研究結果與我們一般人對法官如何進行判斷的想像相差甚大。這些申請假釋的案件之犯罪嚴重性、受刑人已經服刑的時間等因素,理應才是影響判斷的基準,但是在這個研究中卻發現,其實能夠預測申請假釋通過與否的關鍵點在於時間。

研究人員推測,以以色列的這個假釋裁決委員會來說,在一天的辦公時間將要結束,或者是即將要休息之前,其實是法官們在最感到心力耗盡的時刻,為此這些法官會選擇了一條在認知以及判斷上最省力的方式—堅守現況。

 

法官和你我一樣都是人,我們都會受到文化與認知的影響,也會被飢腸轆轆的身體與疲憊的大腦所影響在我們生活中重要的判斷,不過這就是人之所以為人吧。雖然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完全理性客觀,但我們仍然希望在你人生的重要決策中,能夠減少被偏見或是誤判影響,盡量做出屬於你的理性判斷,達到你真正想要的結果。